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个节气,每年8月7、8或9日立秋。这一天民间素有“贴秋膘”的习俗,“以肉贴膘”,增加营养。其实,“贴秋膘”不等于只增加肉类、脂肪等的摄入,而是要结合自身营养状况,吃得健康。那么,秋季应该怎样正确“贴秋膘”呢?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根据体重和体脂百分比判断是否需要“贴秋膘”“膘”用在人体上主要指的是皮下脂肪。从专业上讲,人体皮下脂肪的量及占体重的比例,也就是体脂百分比(BF%),是反映人体健康、预测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
。
目前,判断肥胖最常用的一个指标是体质指数(BMI),也就是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这个指标是间接反映体内脂肪的,因为体内脂肪的测定不如体重和身高容易测量。其实,最准确的应该用体脂百分比来判断肥胖,成年男性体脂百分比(BF%)25%,女性体脂百分比(BF%)0%即为肥胖。
对于已经超“膘”的人来说,就不应该再盲目地“贴秋膘”了。而对于体重偏低,或者已经属于低体重的人,可以考虑适当地“贴膘”。如果您不确定自己是否需要“贴秋膘”,可以通过专业的仪器或者在线计算器来测量自己的BMI和BF%,并根据结果做出合理的选择。
二、选择合适的食物和饮品来“贴秋膘”如果您决定要“贴秋膘”,那么就要注意食物和饮品的选择。不要以为只有大鱼大肉才能增加营养和体重,其实维持生命和健康需要40多种营养素,这些营养素缺一不可。由于人体不能完全合成这些营养素,就需要从各种各样食物中获取。没有一种天然的食物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因此,“贴秋膘”不能一味地只吃大鱼大肉,奶制品、豆制品、菌藻类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也要经常吃。这样不仅能够提供多种营养素,还能够增加饱腹感,避免过量摄入热量。另外,秋天由于天气干燥,容易上火,所以在食物选择上应多注意预防秋燥。可以经常喝粥,如用小米、燕麦、薏米、莲子等杂粮熬制的粥类,熬粥的时候可以加一些薯类,如地瓜、山药等。少吃油炸食物,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三、坚持适量运动,保持吃动平衡“贴秋膘”并不意味着要放弃运动,相反,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不用多说,重在坚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运动不仅能够消耗多余的热量,还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肌肉力量和骨密度,提高心肺功能和免疫力,改善情绪和睡眠质量等。
秋季是一个适合运动的季节,气温适宜,空气清新。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跑步、骑自行车、打球、游泳等。一般来说,每周至少进行分钟中等强度或者75分钟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并配合2-次的无氧运动(如力量训练),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贴秋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吃喝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营养、健康和生活方式的问题。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制定合理的“贴秋膘”计划,并坚持执行。只有这样,才能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享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