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一种代谢性疾病,而肝脏又是人体最主要的代谢器官,两者之间关联紧密。
肥胖对肝脏的危害
导致脂肪肝
脂肪肝是一种以肝脏脂肪蓄积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肝病,肥胖的人群由于体脂超标,肝脏也容易发生脂肪沉积,在肥胖人群中,脂肪肝发病比例为50%-90%。
促进肝脏炎症
肥胖人群身体通常有更高的慢性炎症水平,可能对于慢性肝炎起到促进或协同作用,加速疾病进展,使得病情更不易控制。
影响肝病治疗
肥胖对人体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对于慢性肝病的治疗不利,比如肥胖的乙肝患者,在治疗中有更大的风险发生耐药。
诱发肝癌
肥胖至少与十三种癌症的发病率升高有关,其中也包括肝癌。肥胖促进癌症的机制可能是多途径的,比如增加慢性炎症水平、干扰内分泌等。
体重轻就是好吗?
是否肥胖并不能单纯以体重轻重来判别,体脂的准确测定需要依赖精密仪器,对于一般人群,通常可以采用BMI指数和腰臀比来判断。
BMI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米)2。
将BMI控制在18.5-24的区间属于适宜状态,低于这一区间属于过度消瘦,需警惕营养不良等问题,高于这一区间则属于超重,BMI>28则属于肥胖。
腰臀比则更多体现出脂肪分布的问题,内脏脂肪的堆积往往比皮下脂肪更加致命,男性腰臀比<0.9,女性<0.85属于理想范围。
对于肥胖人群,建议通过饮食、运动积极改善,能够获得可观的健康收益,也建议重视定期进行身体体检,预防各类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