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指的是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者是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的体重过度增长引起的人体病理,生理性的改变或者是潜伏。
它的早期症状有,身材外形矮胖,浑圆、脸部上窄下宽,双下颌,颈粗短,向后仰头,皮褶明显增厚,胸圆,肋间隙不显,双乳因皮下脂肪厚而增大,站立时腹部向前突出而高出胸部平面,脊骨深凹,短时间明显肥胖者在下腹部两侧,双大腿和上臂内侧上部和臀部外侧,可见紫纹或者是白纹。往期症状多有怕热,活动能力降低,甚至活动时有轻度气促,睡眠时打鼾,可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痛风等临床表现。
中医认为:“瘦人多阴虚,胖人多阳虚”,胖本身就是阳虚的结果。人发胖,肯定是脂肪代谢不出去了,停留在体内。什么时候脂肪代谢不出去?肯定是功能降低的肘候。人们在年轻时代谢是旺盛的,脂肪、水液都能正常地吸收和消耗,但到了老年,火力就弱了。好比一个灶台下面的火不足了,一锅水总是烧不开,不能蒸化为水蒸气,也不能消耗脂肪,这个人就要变胖了。这个“火”就相当于中医说的肾阳,是全身功能和能量的基础。因此,我们看人发胖主要在两个阶段。一个是小孩子的婴儿肥时期,这时候他们的器官功能还很稚嫩,中医说的“肾阳”还在萌芽阶段,还处于肾阳不足时期,脾阳也因此很弱,火力不旺,自然会胖,但这个胖不结实,含水很多,所以孩子是“胖嘟嘟”的。还有就是人到了四五十岁,中年发福,肌肉变得松软了,这正是“肾阳”开始衰败的年龄,脾阳也趋弱,所谓“人过四十,阳气自半”,肾阳和脾阳衰弱的直接后果就是代谢能力下降,脂肪消耗不出去了,自然就开始发胖了。能称得上胖子的人,都是脂肪过盛的,即便不到中年,也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中年的肾阳虚状况。而胖只是其未老先衰的症状之一,除此以外,还会出现不同脏腑的阳虚问题,比如脾阳虚,这种人遇冷就泻,大便溏稀,肚子最怕冷。有的人手脚即便在夏天摸上去也是冰凉的,到了冬天,穿多厚的裤子膝盖以下也总是冷的,这种情况在年轻女子中更常见,她们往往皮肤偏白,舌头颜色也淡,天生就是这种体质。
肥胖症中医如何调理呢?就是温补脾胃阳气,只有阳气充足了,代谢功能正常,脂肪,水液就能够正常的吸收和输布,人也就不至于发胖。比如说吃附子理中丸,可以达到两个效果,一个是温阳止泻,人会慢慢地变得不那么怕冷,肚子也不那么娇气;另一个作用就是减肥,因为附子理中丸具备的热性,可以加快脂肪代谢,把肥肉消耗掉,人自然就变瘦了或者说变得结实了。
这种温阳补肾、补脾的减肥法,才真的符合医理。因为它是通过增加脂肪的消耗去减肥,类似焕发起人的青春活力,从根本上激活身体;而节食减肥和泻肚减肥属于恶治,会因为影响营养吸收而危害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