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彭永德
上海交通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兼糖尿病研究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外表看起来身材正常的人,却有可能被医生判定为脂肪含量超标型“肥胖”,若是腹部脂肪面积超标,还可能是一个隐形的“胖墩”。日前由上海主办的第三届长三角内分泌论坛上,相关专家指出,“瘦人”也可能因内脏“偷胖”而增加卒中风险。内脏肥胖属于肥胖的一种,对身体健康危害较大。当大量内脏脂肪无处堆积时,就会进入血液,引发高血压、高血脂,最终导致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等。
按照分布范围,脂肪可分为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有些中老年人看上去身材尚匀称,甚至体重、BMI都符合标准,但其体脂含量却超标。这类人群的脂肪大多堆积在肝、胰、胃、肠道等内脏的周围和内部,也就是内脏脂肪含量较高。而内脏肥胖的人通常四肢较细,却拥有“将军肚”“水桶腰”,身体呈“苹果形”。另外,部分内脏肥胖的人还会存在遗传缺陷,皮下脂肪发生萎缩,脂肪堆积到内脏,导致体脂超标可身材仍旧苗条。彭教授指出,这类隐性肥胖的人群才是最危险的,会引发高血压、高血脂,导致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等。
目前,可通过体脂仪、双能X线骨密度仪、CT、磁共振等技术来精确测量体脂和体脂分布。那些身材匀称却患有动脉硬化症、脂肪肝及“三高”医院检测自身的内脏脂肪。
自测
人体内脏是否肥胖腰围:一般男性腰>90cm,女性腰围>80cm,就要开始小心内脏脂肪过多的问题了;
腰臀比:男性腰臀比>0.9,女性腰臀比>0.8,就表明是内脏脂肪存在过剩的高危人群;
腰围÷臀围,即腰围与臀围的比值,测量方式:
笔直站立,轻轻吸气,用卷尺测量肚脐上方腰围与最凸出臀围
测试腰腹皮下赘肉方法:当腰围较大时,试着捏肚脐周围,如果能轻松捏起2cm,就表示堆积的是皮下脂肪,如果捏不起来,就表示很多脂肪是堆积在内脏里。
年《自我保健》杂志开始订阅啦~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快速订阅
订阅--
健康?快乐?慢生活
自我保健杂志┃让您和家人享有健康生活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方自我保健杂志,免费订阅精彩内容。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精彩内容到朋友圈。
投稿合作:self_c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