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体重的人生到底有多「难」?
精准计算每一顿的热量摄入,抓住一切机会健身运动……
毕竟只要减肥,就难以绕开“管住嘴,迈开腿”这条经典道路。然而,现实总是那么残酷,减肥族们常常是迈开了腿,却实在管不住嘴。
坚持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现,不仅没减肥成功,反而胖了几斤?
中国科学院的某一研究团队发表在美国《CurrentBiology》(当代生物学)上的一项新研究,为这种“越运动越胖”的减肥模式找到了科学依据:
身体有一套“能量补偿机制”,当你开始燃烧卡路里时,身体会主动降低基础代谢水平,以“抵消”你运动消耗的能量。静息代谢竟减少了49%。相比之下,BMI正常的个体,只有28%的运动耗能被“抵消”。
换句话说,与不胖的人相比,肥胖者的运动效果较差。
有没有看到一个关键词:补偿。
划重点划重点啊:
可以理解为跑步完觉得自己好辛苦啊,所以吃一个汉堡安慰下自己。因为运动好不容易消耗的能量,就又被汉堡补上了。
而且,根据《美国健康行为杂志》的一项研究表示,运动后的补偿摄入热量,比不运动时更高。
这完全反驳了:肥胖的人运动没用
证明了:运动后的犒劳,才是更加肥胖的真相
研究人员认为,造成这种补偿效应有两种可能:
1.由于运动增加,食欲也随之增加,导致更多;
2.运动减低了人体其他方面的能量支出,比如静息代谢,以降低运动的能量成本。
“肥胖水平决定了补偿机制的个体差异。肥胖的人运动量越大,静息代谢水平越低。
比如,肥胖者运动时每多消耗1卡路里能量,就会在静息时减少大约半卡路里。”研究人员表示。
这对肥胖者来说可能是一个“扎心”的结论。这意味着,肥胖的人想要通过运动来减肥可能比瘦人更难。
相反,尽管瘦的人的减肥意愿低,可他们的补偿效应却少得多。
3类运动“专治”脂肪
运动在减肥这件事上的效果有限,但坚持/长期地运动,好处并不止减少体重这一项。还是非常有坚持的必要。
提升心肺功能、增强认知功能、调整新陈代谢……全身骨关节力量也能在运动中变强。
在身体一次次努力“时,我们可以试试以下3项综合运动来应对脂肪。
有氧运动
美国心脏学会发表的“肥胖与心血管病科学声明”表示,有规律地进行有氧运动是减少脂肪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1)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运动3次以上
2)每次运动时间应达到30分钟以上
3)每个运动周期不能少于3~4个月的时间。
4)建议进行较高强度的有氧运动
一般来说,运动相同的时间,跳绳、游泳消耗热量较多,篮球、足球、羽毛球次之,骑车、跑步、走路更少一点。
另外,可将运动融入生活,如走路上下班,逛街多转几圈,周末多做户外运动等。
高强度间歇训练
把高强度运动、低强度放松和休息结合在一起,主要目的是通过高强度的运动,使肌肉被调动起来,然后在低强度的休息放松时,仍维持较高动力进行燃脂。
*某站可使用的视频教程
这种运动形式灵活不枯燥,且通过不断改变运动形式,对身体刺激小,让人体处于一个较稳定、舒适的运动状态,从而提高燃脂速率。
负重训练
通过刺激肌肉,增加肌肉力量,进一步提高肌肉质量。而肌肉增多可在运动时增大能量消耗,也会提高基础代谢率,运动后进一步加强对脂肪的燃烧。
另外,勤做伸展运动,有助加强运动中的燃脂能力,还能避免肌肉拉伤。
其实,归根结底哪有减不下的肥?更多的是处于肥胖的思维,对自己不正确的“心疼”和“补偿”。改变思维,调整饮食+坚持运动。相信自己的选择,时间一定会回馈美好的结果~
减肥难度随着体重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