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们凑一起,聊天的话题总会集中在孩子身上,其中,最常见的话题,应该是:你家孩子好胖啊,不像我家的,瘦的不行,一看就身子骨没劲!
这种“茶里茶气”的言语很常见,不过,小孩子胖,倒不见的真是个好事。
不得不羡慕现在的小孩子,从出生那待遇就不一般,母乳、奶粉,不存在什么吃不饱。但是,事极必反,吃不饱的反面是“吃太多”,导致很多婴幼儿,小胳膊小腿一圈一圈的小肥肉,一眼瞅过去看不见脖子。
有人夸赞这是“胖乎乎真可爱”,其实,内里隐藏着一些风险。
慢慢长起来,现在的孩子饮食习惯和曾经也大不相同,生活方式更是相差甚远。我记得自己小时候,娱乐匮乏,8点就上床睡觉了。现在的孩子们,课业沉重,电子产品又很“勾魂”,生活不规律也成了常态。
那这些,都导致大量的孩子营养不均衡、身体活动不足、生活规律紊乱,最终,体现出了“肥胖”,并且日渐增高。
理论上,肥胖会给孩子带来4个不同方面的危害:
1、影响儿童身体的成长发育
肥胖会对整个身体都造成不良影响,危害多个器官和系统,例如骨骼、肌肉等等。因为过重的体重,会给骨骼、肌肉系统带来更大的压力,容易造成损害。
内分泌系统紊乱更是常事,甚至可能导致发育提前或早熟。
2、影响大脑发育和智力发育
大量的数据都表明一点:肥胖孩子的智力水平,是不及正常体重的孩子的。并且,肥胖越严重,认知和智力方面的发育越迟缓。
3、影响儿童运动能力
肥胖的儿童,肺活量通常都不高,身体素质也达不到正常水平,例如耐力、爆发力、柔韧性等等。
4、可能造成儿童心理损伤
肥胖的孩子可能比较难交到朋友,更容易压抑自我,孤僻,不喜社交。
(为什么那些社交不广的人,有个外号叫“肥宅”,因为大部分“宅男”真的是肥胖。)
而且,孩子小时候肥胖,长大后肥胖的可能性也会很高。毕竟,不可能人人都做到郭麒麟那个水平。
有人说,肥胖可能和体质相关,或者是“基因遗传”。比较典型的说法,什么“我这人喝水都长胖”。
这其实是很有道理的,事实上,肥胖发生的原因,遗传因素能够占到高达50%往上。不过,这种大规模迅速膨胀的“肥胖率”,显然和遗传关系不大,更应该讨论的是,近几十年,生活发生的巨大改变。
所以,想要控制肥胖发生,就尽量避免孩子“踩坑”。
1、规律进食
早餐午餐晚餐都要吃,不能因为生活节奏快就不吃早餐,也不能在晚餐吃过多。
饮食不能挑食,要注意营养多样性。特别是西式快餐,这种油大、热量高的食物,让孩子少吃。
2、少吃零食
零食可以吃,但是要适量。水果、坚果、奶制品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过,零食最好不要在正餐临近时吃,会影响孩子的食欲。
高糖零食、碳酸饮料,最好不要给孩子吃喝。
3、专注吃饭
不要让孩子养成边看手机边吃饭的习惯,真的会影响食物消化吸收。
关于“减肥”、“发胖”,那是很难聊完的。不过,想要控制一下自己孩子的体重,相对来说,可能比控制自己的,要容易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