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西中央市场,算是一个标志性地点,因为波多西城区的各路中巴车都会经过这里,我基本上也是在这里下车,徒步去广场,波多西的中巴车是一票制,上车一点五波币。
在波多西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cerrorico,甚至是从苏克雷到波多西的公路上,也能远远地看到这座山,它太宏伟壮观了!
一座女子中学,叫ColegioSantaRosa,大约三百多年的历史。
这座女子中学对面就是一座钟楼,造型独特,有些玛雅的风格。不知道当初就是只造了这一座钟楼,还是这是教堂的一部分,现在只剩下了钟楼。从大门进去,波多西游客咨询中心就在里面,有各种小册子提供。另外,钟楼是可以爬上去的,门票10波币。
上钟楼对于胖子来说真的是硬伤,里面旋转楼梯又窄又陡,黑漆漆的又没有灯。深吸一口气直接上来,一片光明。现在可以俯瞰这座女子中学了,规模挺大!
CerroRico山麓下的民居,依山而建,全是红砖房,要在平日会显得很难看,现在在落日的余晖里,在光影里,剩下的是意境!
正对CerroRico山,来说说它的传说吧。年(怎么还有时有点的?),有位印第安牧羊人(DiegoHuallpa)波多西的山上放牧,其中一只羊驼调皮玩失踪,牧羊人傍晚才把它找回,最后不得不留在山洞里过夜。山里的夜晚寒气逼人,牧羊人点了篝火,就着暖气睡下。第二天醒来以后,他在身旁发现了一堆被热火烤化的银线。这个消息不胫而走,西班牙人嗅到银子的味道,大批大批赶来波多西。勘察过以后,他们发现这座山的银矿储量多得吓人,称霸全球。这群怀揣发财梦的人如获至宝,当即给它起了名字——富饶山(CerroRico)。
年开始,大规模的白银开采立刻在波多西开展起来,很快,第一批白银便被装船送往了西班牙。年,一家造币厂建立起来,专门制造钱币以满足这里的人口增长。也正是在这段时间,86间教堂拔地而起,城镇人口也迅速增长至近20万,这也使得波多西迅速成为了当时拉丁美洲乃至世界最大、最富有的城市之一。
整个殖民期间,贪婪的西班牙人从富饶山里提炼了数万吨白银运回老家。西班牙帝国凭借这滚滚不尽的进账,摇身变成了欧洲的大财主。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说,富饶山的银子可以征服全世界。
波多西也因为银矿的开采一夜暴富,西班牙的艺术家、学者、匠人和教士争相来做波多西市民,就连妓女也要分一杯羹。这个印第安小村人口激增,在17世纪更是达到了20万,比当时的伦敦和巴黎还要多,俨然成为世界超级一线城市。西班牙移民在波多西的生活极尽奢华,妓女用香槟洗澡,马掌用白银打造,马路用白银铺成,连欧洲皇室都难以望其项背。一时间,“波多西”一词成了财富的代称,大文豪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也写了这样一句话——ValeunPotosí(价值一个波多西),意思是价值连城。
钟楼的顶部,巨大的木头可以悬挂钟
富饶山本是上天赐给玻利维亚的宝藏,却没给自己的子民造福,反而引狼入室,带来了一场人死财空的浩大劫难。西班牙人疯狂的开采把它摧残得千疮百孔,内部打了多条矿道,山体下沉了16米。
据统计,葬身在富饶山里的劳工数目高达万!这个数字已经抵得上当年印加帝国的全部人口了。我算了一下,按年开始计算,截止到1年,这年间,每天平均死掉的劳工是90人!不管这个数字是真是假,但西班牙在玻利维亚写下的殖民史,最残酷的一页,留在了波多西。
独立战争爆发以后,殖民者被赶回老巢,波多西的财富被洗劫一空,当年这台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提款机,曾有多少条白银铺成的浮华街道,见证了人去楼空的历史变迁。如今在波多西城里行走,仍能看见旧时的整齐街道和豪宅教堂,默默地述说这当年的往事。
至于CerroRico,现在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说是这座银山已经被西班牙人挖得枯竭,现在毫无利用价值;有的说里面千疮百孔非常危险,为安全起见封山禁入;还有种说法是银山里面的矿道灌满了水,现在暂时不管,需要的时候再去处理,山里面的银子还是很多的……
在波多西前往乌尤尼的公路边,有一个尾矿堆场,那就是百年来银矿提炼后剩下的废弃物,里面其实还是含不低的银,只不过以某种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何把银提炼出来就成了一个新的课题。多年来,无数人在这里取样,拿回去研究,往往无功而返。我想,要是真的攻克了这个难题,波多西会焕发第二春吧?!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的钟楼。
总觉得这个钟楼很玛雅,无论从造型和雕刻,都和当地的建筑形制完全不同。个人推荐,来波多西,这里不要错过!
波多西妇女在卖手工编制的宗教祭祀品。
灯光装饰下美轮美奂的钱币博物馆。
太乙的足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lliuan.com/fpzwh/9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