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从5岁开始应逐步减少脂肪摄取量,并增加成人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从而预防日后肥胖症、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相对于成人来说,5岁儿童的营养供给量仍较高。此外,5岁的儿童还应得到充足的维生素供给来保证身心发育,很多家长感到到困惑的一个问题是是否有必要对这个阶段的儿童进行性别意识教育。答案是肯定的。实际上,性别意识教育必须从幼儿时期开始打下一定的基础,才能使小学、中学阶段的性教育过程得以顺利地进行。
一、5岁儿童的身心特点
、5岁儿童的生理发育特点
5岁男孩的体重在6.6千克一2.l千克之间,平均体重为7.80千克;身高在05.3厘米一4.5厘米之间,平均身高为07.9厘米;坐高67.02厘米;头围50.98厘米:胸围54.45厘米。5岁女孩的体重在5.7千克一20.4千克之间,平均体重为7.50千克;身高在04.0厘米一2.8厘米之间,平均身高为07.7厘米;坐高66.6厘米;头围50.02厘米;胸围53.24厘米。
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脏发育迅速,5岁时的心脏重量已达到出生时的4倍,但这时他们的心脏的负荷力仍然较小,所以不能进行长时间的或剧烈的活动。大脑的发育速度在这个年龄段也较快,到6岁时,儿童的脑重已达克(成人脑重平均为克)。这个阶段大脑的功能大有发展,大脑的神经结构也趋向成熟。
但这一时期,5岁儿童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机能都在不断增强,每日醒着的时间比前相对地增加了,但抑制机能还是较弱。因此,要求他们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或集中注意于单调乏味的课业,往往会让他们感觉疲劳,引起高级神经活动的紊乱。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肺部的弹力较差,胸腔狭小,肋骨是水平的,因此他们的呼吸较浅,呼吸次数比成人多。家长要保证幼儿生活环境中空气的流畅,并让孩子注意躺、坐的姿势,以免影响他们胸廓的正常发育。
从3岁起一直到小学低年级为止,扁桃腺肥大(增殖腺肥大)的孩子通常比较多。这是由于扁桃腺、增殖腺及淋巴腺均属于淋巴系统,而这个年龄段又恰好是淋巴系统发育最为快速的阶段。围绕着扁桃腺肥大及增殖腺肥大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果只是扁桃腺肥大倒并不严重,但倘若孩子患上扁桃腺炎,且伴有发高烧、鼻塞、流鼻涕、咳嗽、打呼噜、一直张嘴不闭等症状,则应请专门的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
5岁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已接近最后完成阶段,动作控制能力进一步增强,不会像以前那样容易摔伤了。这时的孩子喜欢蹦蹦跳跳,有的孩子已经学会了跳绳,有的已经学会了一些舞步,特别是这个年龄的小女孩会很喜欢跳舞,有些孩子在动作模仿力和表现力方面已经显示出一定的天赋。这段时间内儿童的运动机能发展过程为:两腿会做交换的跳跃,会跳绳;能整齐地收拾玩具;会用锤头钉钉子;穿衣、脱衣能自理,会系鞋带;会临摹三角形,能画出有六个组成部分的人像。
在投掷东西方面,男孩与女孩发展出了不同的投掷方式。男孩可能更喜欢从旁边投掷,而女孩则习惯于过头顶投掷。经过练习,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都有所发展,接住东西的技能也有提高,比如家长从稍远一些的地方面对面地扔给孩子一个皮球,孩子已经能够接住了,虽然还不太稳。
5岁的儿童已经可以学习写字了。开始时,他们写的字很大,而且大小不一、歪七扭八。这时家长要注意教给孩子正确的书写姿势,多鼓励,少强迫。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还会对不同的书写工具感兴趣。
这一阶段的儿童更多地使用某一只手来完成各种操作,用左手也是正常的,不必强迫孩子使用右手来操作。他们的精细动作能力已发展完善,可以独立地去捆东西、串珠子、用剪刀、拉拉链、系纽扣、按按扣儿、装配东西、拼拼图以及完成其他更多的事情。
2、5岁儿童的智力发育特征
5岁的儿童求知欲旺盛,对什么东西都感兴趣,而且记忆力,思考能力及探索能力也发展得很快。
5岁的儿童一般已掌握了一0个词汇,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有强烈的语言要求,乐于谈论每一件事。随着言语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在正确的教育下,他们的观察力也有很大提高。这时的孩子不但可以画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人和物,给图形染上各种颜色,还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想象,比如有可能把大雨和太阳画在同一张图中。他们现在还能用剪刀裁剪出一些事先画好标记的形状。有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某种乐器,如弹钢琴、拉小提琴等。
这一时期,儿童的观察逐渐演变为一个相对独立、有目的、有组织并且自觉的过程,他们的观察更富有目的性,能按活动的任务或成人的要求来进行。比如让孩子看两幅貌似相同的画,从中找出不同的地方时,他们大多能细心地观察图画的各个部分,把这些不同一一找出来。5岁儿童逐步学会了持续地注意观察某一事物.特别是符合他们的经验或兴趣的事物。此外,他们观察的概括性也不断增强,逐渐学会从整个事物中发现其内在的联系和一般的性质。比如让孩子看两幅图画,一幅画的是小鸡掉进河里,另一幅画的是小鸭把小鸡救上岸。孩子通过观察就能说出这两幅画的关系。
儿童思维的发展是复杂而漫长的,这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它经历了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几个阶段。5岁儿童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已开始有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即出现了依靠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的思维。他们能够初步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性的联系;能够掌握最初的词的概念、实物概念、社会概念及数的概念。例如,在分类能力方面,如果给孩子画有青菜、苹果
萝卜、香蕉、车、船等物体的图片,要求他们将物体分为几类.4岁孩子往往还不会独立分类。5岁以后他们就能够按蔬菜、水果、交通工具来分类了。在社会概念方面,他们知道工人是做工的,农民是种田的。在这个年龄段,孩子在记忆具体事物时也会自动把他们按类别记住。如让他们记住一些物体:车、桌子、橘子、椅子、船、梨等,5岁多的孩子在回忆起来时会打乱原来的秩序,按类别说出来,说成:车、船、桌子、椅子、橘子,梨等。
5岁的儿童也开始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比如“左”和“右”这样有很大的相对性和灵活性的概念,他们一般能够正确辨认自己的左、右手。
由于思维水平的发展,5岁的孩子在看图书、听故事等方面的要求也和以前不一样了。3-4岁的孩子喜欢简单的、短小的故事,5岁的孩子则喜欢连贯的、有情节的故事
5岁的儿童由于活动内容的进一步发展,对周围新鲜事物的兴趣日益增加,喜欢看看、摸摸,力求发现事物中那些不曾注意过的方面。这样,儿童注意的有意性和稳定性就在不断增长,他们可以较长时间地做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或听成人讲故事。另外,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成人都或多或少地要给他们的活动提出一定的要求,儿童为了实现这些,就要不断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样孩子的有意注意就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5岁的儿童,由于活动的复杂化及言语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记忆的范围更加扩大,记忆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教育的影响下,这时期孩子的有意记忆和追忆能力逐步发展起来。儿童能够根据成人的要求有意识地复述故事、回想问题,理解记忆能力也在逐步发展,他们的记忆不只是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而且还能通过逻辑推理来进行识记。这时的孩子在复述他所熟悉的故事时,不再是一字一句地照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或多或少地进行逻辑加工,用自己的语言将故事复述出来。5岁儿童记忆的持久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对于自己感到有趣的、印象很深的或与情绪有关的事情,他们能记住很长时间。但这时期儿童记忆的精确性还较差,他们对简单、熟悉的事情较容易记得精确些,面对复杂的事情的复述
就容易有遗漏和歪曲。因而常常被成人误解为故意撒谎。家长应善于按照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有意识地对儿童的记忆加以组织、指导和培养,以提高他们的记忆力。
比起年龄小的宝宝,5岁左右的儿童活动能力和思维能力更强。因此,在为他们选择玩具时,父母需要考虑得更多。适合5岁儿童的玩具一般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运动型玩具,能增强孩子的体质,如皮球、跳绳、儿童自行车、沙包等;另外一类是技巧型玩具,能帮助孩子锻炼小肌肉群及提高机体的协调能力,如钓鱼玩具、画板和画笔、投球、套圈等;还有一类是智力型玩具,有利于锻炼孩子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如拼图、插塑积木、橡皮泥、组装玩具、科学模拟玩具等。
3、5岁儿童的情感发育特征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5岁儿童的情感也越来越复杂了,他们能表现出喜怒哀乐等各种感情,早些时候的烦躁、恐惧等情绪少了许多,相对来说安稳多了。
5岁的儿童喜欢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情绪,其情绪的表现具有冲动性、外显性和情境性的特征。他们说哭就哭,说闹就闹,大人把孩子哄高兴也比较容易。孩子的喜怒哀乐皆形于外,他们还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从他们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内心体验。这个时期孩子情绪的保持时间一般不长,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容易转移,家长常常可以看到孩子破涕为笑的场面。
孩子在4岁以后对父母的依恋之情日益加深,男孩发展着依恋母亲的感情,女孩则发展着依恋父亲的感情,甚至当发现父母之间很亲密时,他们会产生失落感和嫉妒情绪。家长对孩子这种依恋父母的现象不必担心,这是孩子的一段正常经历,孩子的兴趣和注意逐渐转移到探索外界事物、学习和游戏活动中以后,对父母的依恋就会逐渐减少。
个性是一个人比较稳定、比较经常的心理特征。性格和能力是个性的主要表现。影响个性发展的因素有两种:一种是遗传,另一种是环境。儿童在出生后,个性方面就存在着差异。例如,有的活泼,有的沉静;有的灵活,有的呆板。这主要取决于先天神经类型的差异。这些差异在后天的生活和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发生着改变,有些类型的特点被掩盖了,有的则发展了。也就是说,在个性的发展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遗传的作用越来越小,而环境的影响却越来越大。
3岁以前儿童的心理特征是不稳定的,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吸引而不断发生变化。而3岁以后,特别是到了5岁左右,由于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幼儿园集体生活的要求,儿童心理活动的独立性和目的性逐步增强。这时,儿童开始能为较远的目的而行动,能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成人或集体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逐步形成了最初的一些比较稳定、比较经常的心理特征,行为的冲动性相对减少,自觉性相对增强。儿童不但能按照成人的要求来调节自己的行为,而且也开始能比较自觉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例如,孩子在做“哨兵站岗”一类的游戏时,虽然有时会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分散注意力,但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自觉地控制自己的姿势。因此,5岁的儿童已开始形成了比较稳定、经常的心理特征,这个阶段是个性最初开始形成的时期。
5岁儿童由于言语和思维的不断发展,加上正确的教育影响,意志行动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其意志品质,如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等开始有了比较明显的表现。这一时期,孩子开始能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别人或自己提出的目的,而不受周围情境的影响;同时,孩子也开始不仅能控制自己的外部行动,而且也逐渐能掌握自己内部的心理过程,从而产生了有意注意、有意识记和有意想象等。例如,幼儿园里上课时,要求自觉遵守纪律,专心听讲,积
极发言,这就需要孩子发展有意注意和记忆,要有自觉性;坚持早起上幼儿园,坚持画画、写字、计算,坚持为小朋友发作业和帮老师擦桌子,这就要有初步的毅力;打针要咬牙,摔倒不能哭,这就要有自制力;等等。当然,这一时期孩子的意志品质发展还是较差的,目的性、坚持性、自制力都只是有一些初步的表现,家长在这方面要顺其自然,不应操之过急,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
5岁的儿童在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有了各种道德感,懂得了同情别人,互助友爱,开始具有义务感等。例如,大的孩子知道要照顾小的孩子;看见小伙伴摔倒了,主动上前扶起来;把自己喜欢的玩具让给别人玩等等。在道德判断方面,他们开始能从社会意义上来判断道德行为,有了初步的是非观念和行为准则,懂得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事,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事。例如,他们知道工人、农民、解放军、教师等是好人,而小偷、犯罪分子是坏蛋;他们对崇高的行为、美的语言感到满意和高兴,对英雄人物、好人好事羡慕、向往,对错误感到不安.对恶劣的行为表示厌恶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