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肥胖症的危害 > 肥胖症危害 > 正文 > 正文

新知肥胖只有坏处来看看ldquo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1/3 9:42:09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一提到肥胖,人们总是把它和各种疾病联系在一起。其实,我们对肥胖的认识可能存在误区——正常体重代谢性肥胖的人“胖而不肥”。

文/麦憬霆中医院心血管内科

肥胖不单有坏的一面,还可能有好的一面。在这里,会绕口令般地谈到“肥胖的好”、“好的肥胖”、“不肥的肥胖”“肥胖的坏”的方方面面,以及指南对“减肥餐”、“减肥药”、“减肥手术”的具体建议。

      肥胖的定义

开篇免不了谈定义。根据年《中国成人肥胖症防治专家共识》,中国成年人正常BMI为18.5~23.9kg/m2、24~27.9kg/m2为超重,≥28kg/m2为肥胖;腰围≥90/85cm(男/女)可判定为腹型肥胖(中心性肥胖)。因下文中会提到国外的指南和研究,因此也介绍下国际标准,BMI≥30kg/m2为肥胖,可进一步分级,30~34.9kg/m2为轻度肥胖,35~39.9kg/m2为中度肥胖,≥40kg/m2为重度肥胖。

定义中透露了一个问题,哪里的脂肪最有杀伤力?答案是肚子。脂肪如主要分布于上腹部和皮下,即使BMI不高,也可以诊断为肥胖。中心性肥胖相对于外周性肥胖(脂肪分布于臀部),代谢综合征风险更高。因此,如果您有朋友主要胖在脸上,那就可以根据指南好好安慰他了。

      肥胖的好:肥胖悖论

先说说“肥胖的好”。因为这是一篇学术范的文章,当然不能谈“不怕台风”之类的好处。有研究发现,肥胖的人群在某些疾病中(心衰、心梗、肺炎等)死亡率更低。然而,目前学界描述“肥胖的好”还是习惯遮遮掩掩,大多使用“肥胖悖论”这样的词汇。悖论在于,肥胖既明确是某些疾病的危险因素,但真正得病后又像是保护因素。

1、肥胖与心衰

肥胖是心衰的危险因素,但在已发生心衰的患者中,肥胖反而与较低的死亡率相关。ARIC[1]研究中,有名心衰患者,发现超重和肥胖的患者比BMI正常者心衰死亡率更低(超重0.72,95%CI0.58-0.90;肥胖0.70,95%CI0.56-0.87)。但中度肥胖以上(国际标准,BMI35kg/m2)增加心衰死亡率。

2、肥胖与冠心病

肥胖明确增加冠心病风险。但在一项纳入例ST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的研究[2]中,正常体重患者、消瘦患者(BMI20kg/m2)、超重患者与肥胖患者院内死亡率分别为9.2%,4.4%,2.5%,1.8%,可以看出消瘦患者死亡率最高,而肥胖患者死亡率最低。

3、肥胖与肺炎

年一项meta分析[3]发现,肥胖增加肺炎风险(纳入13项队列研究共例患者,RR=1.33,95%CI1.04-1.71),但肥胖人群得肺炎后死亡率更低(纳入10项队列研究共例患者,RR=0.83,95%CI0.93-0.98)。

4、肥胖与老年人的死亡率

一项对名65岁以上老年人的随访研究[4]发现,BMI每增加1个标准差,死亡风险下降21%,且性别、年龄、疾病状态不影响上述相关性。

对于“肥胖的好”,大部分学者是抵触的,对上述研究也提出了很多质疑。

然而笔者认为,对待“肥胖的好”何不以包容开放的态度看待呢。很多临床医生都应该有这样的真切感受,肥胖的患者更能耐受重病的打击,尤其是老年人,而瘦弱的患者常常比较脆弱。对于没得心衰、心梗的肥胖人群应该减重,这毋庸置疑。而已经心衰、心梗的肥胖患者,如果只是轻度肥胖,是否考虑不减重?而消瘦的患者是否应该增重?每一个年龄段,每一种疾病状态,最佳的体重范围是否不同?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肥胖或许在特定情况下也有好的一面。把好的东西说成是悖论,对胖子来说也太残忍了。

      

好的肥胖:代谢健康的肥胖

世界上是否存在健康的胖子?答案是,有的。Metabolicallyhealthyobesity(MHO),代谢健康的肥胖,是指达到肥胖诊断标准,但不伴有其他代谢综合征表现(高血压、高血糖、低HDL、高甘油三酯)或心血管疾病的人。搜索“MHO”,年以来相关文献多,可见科学家对此很感兴趣。

代谢健康的肥胖人群约占整个肥胖人群的30%[5],相对于有代谢综合征的肥胖患者,有更低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加,MHO的比例会降低。而且,MHO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仍然比正常体重的人群高。

因此,ESC《临床实践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指南》指出,MHO可能只是过渡状态,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多人将出现代谢综合征,MHO的人群也应该积极控制体重。

然而这不能否认有健康的胖子的存在,只是随着年龄比例降低。请看下图,橙色柱子为大于60岁仍一直保持健康的肥胖(MHO)的比例。有没有界定肥胖的标准?究竟怎样才算是肥胖?看上去胖就是真的胖吗?引发肥胖的原因又有哪些?平日里我们对肥胖的认识是否存在一些误区?

图片引用自文献5

      “不肥”的肥胖

不肥的肥胖?不矛盾吗?其实这也有专业名词,很拗口,叫做正常体重代谢性肥胖(metabolicallyobesenormalweight,MONW)。目前诊断肥胖是主要是通过BMI诊断的,这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比如肌肉多的人BMI高,但不是肥胖。而BMI正常的人,又可为肌肉少,脂肪多。因此,有学者把BMI正常,而有代谢综合征的人,归为正常体重代谢性肥胖(MONW)[6]。

MONW目前缺乏统一的定义,常用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点:1、BMI正常2、腰围增加或体脂率增加(男的高于25%,女的高于30%)3、符合3条及以上代谢综合征的标准。体脂率是指体内含脂肪的比例,能够弥补BMI的缺点,但目前并没有作为肥胖的诊断标准。体脂率可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和生物电阻抗法测量,也可通过公式计算(纳入身高、体重、臀围、腰围等参数)。这个网址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lliuan.com/fpzwh/59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肥胖症的危害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