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马上就要到了,
出境旅游购物
如今已成了很多人假期的选择!
带上一张银行卡
就可以在国外消费畅通无阻,
但是境外用卡一定要多加小心,
防止卡片被盗刷。
境外旅游归来银行卡遭莫名盗刷
今年2月份时,中山大涌镇的女孩阿丽(化名)到斐济旅游并刷卡消费,回国半个月后银行卡遭境外盗刷8万余元。让她愤怒的是,当时已经挂失并冻结在账户的款项,银行居然如数汇了出境。阿丽将银行告上法庭索赔损失。12月25日,记者从市第一法院了解到了该案的一审判决。
阿丽年在当地某银行开了一张储蓄卡。这种理财银行卡在国内消费需要密码,境外无需密码,只需签名。让阿丽没想到的是,正是这个境外的“便利”给她带来了大麻烦。
今年2月14日,阿丽出国到南太平洋斐济岛国旅游,并在当地刷卡消费。2月20日,阿丽结束假期回到国内。3月6日早上7时许,阿丽起床后打开手机,接连收到银行发来的信息。信息显示,她的银行卡凌晨2点在境外有5笔刷卡消费,共.93美元,折合人民币共约元。
“我想到银行卡还在身上,就马上打电话到银行查询。”阿丽说,经银行核实,这5笔授权消费已经被冻结。由于境外消费是授权消费,银行会冻结两到三个工作日,折算购汇再扣除账户上人民币金额。也就是说,阿丽在挂失银行卡时,资金虽然被冻结,但仍在账户上没有转走。
通过电话向银行口头挂失后,阿丽随即报警。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她更为愤怒。3月7日,阿丽携带资料到银行办理相关查询,并咨询了银行工作人员。当时,工作人员只是帮阿丽查询了银行的消费记录及银行卡的状态,并没有要求阿丽作出任何相应处理。
3月8日,阿丽收到电话通知后到银行办理了书面挂失。3月9日,阿丽又收到银行的短信通知,信息上显示银行已经对阿丽早前的5笔境外消费进行了划扣,共计人民币.59元(即全部折算人民币从阿丽账户上扣除)。
阿丽再次到银行查询,银行表示这5笔消费都是在加拿大某商场上消费的。银行拒绝赔偿阿丽的损失,她于4月26日将银行告上法庭,索赔.59元及相应利息。
市第一法院结合案情认定,阿丽是在中山持有银行卡的情况下,被人使用伪卡盗刷的。银行在掌握了制卡技术和加密保护技术的前提下,没能对他人变造的银行卡进行准确识别,存在过错。但阿丽也应该自己的储蓄卡设定密码来保障自身用卡安全。法院酌定阿丽担责20%,银行担责80%。近日,法院一审判令银行向阿丽赔偿.65元及相应利息。
如何防止银行卡被盗刷?
谨记以下几个方面,以防万一!
如何防范银行卡境外盗刷?
1出境前磁条卡换芯片卡,芯片卡不易被复制,更安全。
开通信用卡消费短信提醒,确保开通信用卡短信支付提醒以及手机跨国接收短信或电话漫游功能,或是绑定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lliuan.com/fpzby/4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