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肥胖儿童日益剧增
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年)》显示:我国6岁以下儿童超重率为6.8%,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高达11.1%。据《中国儿童肥胖报告》称,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到年,肥胖儿童数将增至近万人,形势严峻。要想判断孩子是否体重超标,比较规范的方法是通过一个科学的公式,医学上把这种方法叫做标准体重BMI法,大家可以自己计算,给孩子做个诊断。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
体重指数在18-25之间为正常体重;
体重指数在25-30之间为超重,但不是肥胖症;
体重指数在30-35之间为轻度肥胖症;
体重指数在35-40之间为中度肥胖症;
体重指数在40以上为重度肥胖症;
*即用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体重单位为Kg,身高的单位为m。02、儿童肥胖,伤身又伤心
儿童肥胖容易引发多种身体疾病,肝脏、生殖系统、大脑发育、呼吸系统等都会受到影响。家长千万别轻视,不要觉得这些离孩子很远,现在很多疾病都越来越低龄化。像开头提到的苗苗,正是因为肥胖导致了脂肪肝,如果不是及时就医,严重的可能会发展成肝硬化。同时还会伤害孩子的心血管系统: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脏结构受损等。肥胖也是儿童性早熟的主要诱因,这会影响女童月经初潮和乳房发育的时间,让孩子提前终止身高发育,增加患乳腺癌的几率。更可怕的,是容易引起哮喘、睡眠呼吸障碍,肥胖的孩子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几率很高,是体重正常孩子的4-6倍,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前几年就有媒体报道过相关新闻:一个4岁零7个月的江西男孩,因重度肥胖患上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每天晚上睡觉都鼾声如雷。结果有一天晚上,爸爸发现房间异常安静,把手伸到儿子鼻子下一试才知道,孩子已经没了呼吸。而且,儿童肥胖若不及时纠正,孩子成年后,患病的风险会与日俱增。除此之外,儿童肥胖还将造成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如自卑、焦虑、社交恐惧、抑郁等。科学研究表明,肥胖儿童的总智商和操作商低于健康儿童,其活动、学习、交际能力低。肥胖儿童本就容易因为外形遭到歧视、排挤,一些类似于“肥仔”、“胖子”这样的花名可能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打击,尤其是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孩子就容易走上极端。03、家长该怎么做
孩子体重超标,除了我们熟知的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习惯不健康等后天因素,还有孕妈营养过剩,使胎儿出生体重超重、遗传基因、病理性肥胖等原因。肥胖大概率遗传自父母,主要是因为遗传决定了人体的新陈代谢,所以父母肥胖的,孩子肥胖的几率也很大。而病理性的肥胖,有可能是因为孩子存在缺陷或内分泌系统失调(如甲状腺机能减退),这就导致有些孩子“喝水都会胖”。所以如果家长体重正常,而孩子却体重超标,比正常儿童更容易长胖,医院检查一下了。如果是单纯的饮食习惯导致的肥胖,那么家长就应该帮助孩子控制体重:1、限制孩子进食“三高”食品:高糖高盐高脂肪,膨化食品、油炸类食品、含糖饮料等。2、多摄入纤维,比如多吃谷物和果蔬,促使身体达到一个健康的状态,打下良好发育的基础。3、多带孩子散步、户外活动,运动可以促进脂肪分解,增加蛋白质合成,促进肌肉发育,还有利于孩子长高。4、控制孩子观看电视、手机和平板的时间。同时家里少准备甜点、零食糖果等。白白胖胖不一定代表好养、可爱,为了孩子的未来,从小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才是最重要的。最后,文章底部点亮「在看」,分享出去让更多的家长看到,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由三优亲子出品,关怀妈妈健康,聚焦孩子教育/家庭婚姻,有名医,有干货,有好物,有态度,在这里与千万妈妈共同成长。—SANYOU—推荐阅读—SAN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