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过后,天气逐渐炎热起来,雨水开始增多,预示着闷热、潮湿的夏季即将来临。根据此气候的特点,此时要做好“防热防湿”的准备。
宜健脾祛湿
有句话叫“暑多挟湿”,也就是说暑热之气最易与湿邪一起侵犯人体。其实这个时候,湿邪往往已经打入人体内部潜伏起来,等到大暑时节,湿邪主气的时候,暑、湿就会内外呼应,使人们陷入湿气的困扰,从而引发很多问题,比如风湿病、脚气、痤疮、妇科炎症、水肿、肥胖等。
中医认为,像四肢沉重、容易疲劳、失眠、食欲下降、恶心、头晕等问题都跟体内湿气淤堵有关,属于脾失健运,需要在湿气刚开始时消灭掉。脾主运湿,脾胃功能好,就能把多余的湿气运化出去。所以,此时养生的重点就应该放在健脾祛湿上。
此时节,应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并注意防暑降温;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采取防护措施。平时应注意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
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是能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要穴。“里”通“理”,就是管理、调理,足三里亦可写作“足三理”,意思是可以通过这个穴对身体进行多种多样的调理。
丰隆穴也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用于治疗耳源性眩晕、高血压、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支气管炎、腓肠肌痉挛、肥胖症等,配合足三里治疗痰湿诸症。
取足三里穴时,应当膝屈曲,外膝眼向下4横指,旁开胫骨前嵴1横指处;丰隆穴为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
防热病湿疹
天气闷热潮湿,为皮肤病发作提供了条件,易引发脚气、湿疹等疾病。因此,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同时注意衣物材质的选择,尽量穿一些透气性好、能吸汗的衣袜(如棉、麻、丝材质),以避免湿气郁积。
气温慢慢升高,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此时要调适心情,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古人认为,夏主火,内应于心,夏季应该特别重视对心脏的调养。夏日炎热会影响人们的心脏功能,天气变热,体内血流加快,心脏的负荷也相应变大,因此夏季平心静气重养心。切忌心神过度激动,这样会伤害心神。此时可多参与一些户外活动如下棋、书法、钓鱼等怡养性情,也可晨练,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为宜,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中医讲“气随液泄,大汗亡阳”,所以尽量避免大汗淋漓。
最后提醒大家,这段时间早晚温差还是偏大,晚上睡觉时避免着凉受风而患感冒。同时也应当顺应夏季阳消阴长的规律,适当增加午睡时间,以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
方春阳
主任中医师
曾任浙江中医杂志社社长等职,从事临床40多年。著有《中国医药大成》等21部著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擅长治疗消化道疾病、妇科病、头痛、老年痴呆症等。
坐诊时间
一门诊:周二上午
-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lliuan.com/etfpz/6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