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肥胖症的危害 > 超级肥胖症 > 正文 > 正文

糖尿病的认知以及危害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1/5 13:09:52
川海商贸

糖尿病的定义,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糖尿病的患病率非常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排在第三位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

糖尿病症状可总结为“三多少所谓“三多”是指“多食多饮、多尿”。“一少“指“体重减少”。

(1)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克以上,机体处于半机饿状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机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显增多,还不能满足食欲。

(2)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3)多尿,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0毫升,最高可达毫升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

(4)消瘦(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Q:糖尿病的常见病因分类A:

1、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关,

(1)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2)遗传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科学家的研究提示:I型糖尿病有家族性发病的特点-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2、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1)遗传因素:和1型糖尿病类似,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发病的特点。因此很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这种遗传特性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为明显。例如:双胞胎中的一个患了1型糖尿病,另一个有40%的机会患上此病:但如果是2型糖尿病,则另一个就有70%的机会患上2型糖尿病。

(2)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肥胖症.遗传原因可引起肥群,同样也可引起2型糖尿病。身体中心型肥胖病人的多余脂肪集中在腹部他们比那些图肪集中在警部与大腿上的人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

(3)年龄,年龄也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有一半的2型糖尿患者多在53岁以后发病。高龄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也与年纪大的人容易超重有关。

(4)生活方式改变。吃高热量的食物和运动量的减少也能引起糖尿病,有人认为这也是由于肥群而引起的。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样,在那些饮食和活动习惯均已“西化”的美精立裔和拉丁美商人中更为普遍。

糖尿病的危害

经济负担的加重(长期用药)

生理上的危害(引起众多的并发症)

心里危害,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它有着急慢性病发症

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

在我国只有1/3的患者能得到积极的治疗,而另外2/3不能得到正规的治疗或者根本得不到任何治疗。糖尿病的发生率非常高,严重一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有些患者80多岁,患糖尿病30多年却无明显的并发症,只是定期来在院调整药物。这说明糖尿病虽然不能得到根治,但可以控制并发症和预防的。糖尿病患者必须打持久战,用知识战胜糖尿病,得了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患上并发症。它有急慢性并发症。

1、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高渗综合征(老年人低血糖合并票命。

2、慢性并发症可以累及多个器官。

(1)侵犯到脑。可以引起脑梗塞。

(2)侵犯到心血管: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而心血管疾病患者致死致残或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

(3)累及到肾脏,可引起糖尿病肾病。最终可致肾功能衰竭(也就是尿毒症大家都知道肾脏是人体的排泄器官,一旦他坏了,小便是排不出来的)只能靠透析来维持生命。

(4)眼睛:可引起青光眼,白内障,视物模糊看不清东西。病程在20年以上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而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失明的主要原因。

(5)周围神经病变:可引起手脚麻木,刺痛感,身上有小虫子爬的感觉或脚上有踩棉垫的感觉。

(6)糖尿病足:也就是烂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一旦失去了双脚就意味着日常生活是很难自理的。对这一点深刻体会莫过于因糖尿病足而截肢的患者,不要小看一个针眼。一个很小的伤口,还有脚气

怎样确诊为糖尿病?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mmo/或餐后血糖≥11.1mmol/l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mmol/1或餐后血糖≥11.1mmol/l怎样排除糖尿病?1如糖耐量2小时血糖7·8-11·1mmo/l之间,为糖耐量受损:加空腹血糖6·1-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均不诊新为糖尿病。若餐后血糖7·8mmo/l及空腹血糖5·6mmol/l可以排除糖尿病。

糖尿病的预防对策

“多懂点”即知识预防“少吃点”即饮食预防“勤动点”即运动预防“放松点”即心理预防“自觉点”戒烟戒酒保证睡眠

扫描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lliuan.com/cjfpz/59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肥胖症的危害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