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肥胖症的危害 > 超级肥胖症 > 正文 > 正文

胖点可爱儿童超重和肥胖危害有多大30年来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8/8 16:25:55
得了白殿风怎么治疗才是最好的办法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zhiliaofangfa/16761.shtml
儿童超重和肥胖危害大,让孩子远离肥胖关乎健康和成长

来源:郴一医营养科

儿童肥胖危害大

很多长辈以为,小孩子胖嘟嘟叫可爱是健康,减肥的事是大人该考虑的,殊不知,儿童肥胖危害更大,儿童期肥胖不仅会对身体发育造成严重影响,而且还将增加成年后患肥胖、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儿童肥胖可出现神经、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免疫等多系统问题,危害孩子的身体健康,给孩子学习、生活、心理及人际交往带来困扰,最终容易导致孩子体型不好看、学习成绩不佳、心理自卑、不愿与外界打交道,甚至仇视周围的亲人和医生,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生长发育。

0年间,中国孩子集体奔向超重/肥胖

年4月初,来自《柳叶刀》糖尿病及内分泌子刊《TheLancetDiabetesandEndocrinology》、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马军和宋逸等学者的研究数据告诉我们:-:0年间,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从5.3%上升到0.5%,增长近5倍!

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省份率先出现了从营养不良向营养过剩的快速转变,且该转变对乡村儿童的影响更加明显!

这篇研究,涵盖了,,,,这5次全国性营养调查结果,涉及-年间中国9个省共名7~18岁儿童和青少年的营养状况评估。

30年来,学龄儿童肥胖率增加13倍

年5月11日,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儿童肥胖报告》,用强有力的数据告诉我们:

-年,我国7岁以上学龄儿童超重率由.1%增至1.%,肥胖率由0.5%增至7.3%!

若不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到年,0~7岁儿童肥胖检出率将达到6%,7岁及以上学龄儿童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将达到8%!

婴幼儿及儿童期超重/肥胖,不仅严重影响孩子们的生长发育和学习能力,还必然增加成年后肥胖相关慢性病的发病风险,从而进一步影响身心健康、工作能力、组建家庭的能力,以及幸福指数。因为,超重及肥胖儿童:

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3倍、3.9倍;

成年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7倍;儿童期至成年期持续肥胖的人群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是体重持续正常人群的9.5倍。肥胖一旦发生,逆转较为困难。

肥胖儿童青少年,血管变硬:十岁已开始

肥胖对人体的危害,在孩子身上显现得更为突出。

年7月,《柳叶刀》子刊ChildAdolscentHealth,来自伦敦大学的研究,通过长期追踪名儿童的肥胖趋势,在他们9岁~17岁期间长期评估身高、体重、腰围、体脂肪量,并计算脂肪质量指数(FMI)后发现:

肥胖青少年更早出现动脉硬化——他们的动脉血管,在十多岁时已经开始变得僵硬。

身体的总脂肪量与动脉硬化程度呈正相关,9岁时的关联强度比17岁时更高。

减肥的重要性:9%减肥成功的“小胖墩”在FMI恢复正常之后,代谢及动脉硬度也回归正常。

可见:减肥,越早越好!

肥胖,三岁看大

年10月4日,《新英格兰杂志》发表的来自德国“肥胖机制”临床研究中心研究委员会等组织的一篇研究,通过对名儿童的BMI进行前瞻性和回顾性分析,给了人们这样的警告:

幼儿期BMI的加速增加,与儿童青少年期持续肥胖的风险,密不可分!

3岁时肥胖的儿童,青春期时,有将近90%超重或肥胖!学龄前BMI年增加速度快的儿童,在青春期超重/肥胖的风险,比BMI稳定的孩子高出1.4倍!大于胎龄儿在青少年期的超重/肥胖风险上升1.55倍。

一句话总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肥胖带给孩子们的伤害,是生理与心理双方面的,且将持续影响他们本可以灿烂美好的人生全程。生理方面:呼吸系统:睡眠呼吸障碍的发生几率更高,是体重正常孩子的4~6倍。内分泌系统:成年后糖尿病发生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7倍;儿童青少年期至成人期持续肥胖者,代谢综合征发生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9.5倍;超重或肥胖还可能导致循环、消化等系统的疾病,诱发非酒精性脂肪肝及癌症,且更易性早熟。心血管:肥胖儿童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9倍;且易发生心脏结构受损及早期动脉粥样硬化。骨骼及肌肉:影响身高增加,降低运动能力,以及因此形成的恶性循环。心理方面:超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更易情绪低落,形成自卑心理或自闭性格。由中山大学公益政策与法研究所与国民体重管理服务商绿瘦联合发布的《全国青少年体重管理调研蓝皮书》显示,5%的肥胖青少年对自己感到不满意,3.7%的肥胖青少年“最苦恼的事情”都是和超重肥胖有关。

儿童肥胖的原因

能量摄入过多:是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随着中国经济物质水平逐渐发展,食物种类繁多,为满足消费者胃口,市场催生大量高能量、高糖、高钠食物,如油炸食物、膨化食品、烧烤类食品、含糖饮料等,如父母监管不到位或营养知识欠缺,孩子便会大量摄入这些食物,甚至替代主餐,最终饮食不均衡,能量摄入过多,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导致儿童肥胖。另外孕母摄入过多,选择性剖宫产兴起,巨大儿出生增加,导致早期超重和肥胖增多。

活动量过少:信息化时代不仅影响成人,也广泛影响到了孩子,掌上电脑、游戏机、电视机等电子设备吸引了无数孩子沉迷于此。孩子有时候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半天甚至一天,活动少,再加上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压力,大多孩子几乎没有规律的体育健身习惯和运动方式,最终出现孩子不爱运动,能量消耗更小。

遗传因素:遗传饮食也是肥胖发生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表明,双亲均肥胖的后代发生肥胖者高达70%~80%;双亲之一肥胖者,后代肥胖率约为40%~50%;双亲正常的后代发生肥胖者仅10%~14%。

其他因素:如进食过快,吃宵夜,不吃早餐,一次进餐过多,饱感中枢和饥饿中枢调节失衡以致多食,精神创伤(如亲人病故或学习成绩低下)以及心理异常;父母大吃大喝的饮食习惯以及“吃得多才能长得壮”、“越胖越健康”的错误观念,均可导致儿童的过食行为。

儿童体重管理4原则

儿童肥胖不能局限于减肥的观点,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儿童青少年减肥的目标是防止体重增加比减轻体重更重要。假设某8岁孩子的体重是斤,如果两年之后,等ta10岁时还是斤,体重没有增加,这就叫减肥成功了,虽然ta的体重数值并没有下降,但因为身高增长,ta的体质指数(BMI)有所下降。

.成人减肥方法几乎都不适合用于儿童减肥,包括生酮饮食、低碳饮食、轻断食、减肥代餐、低能量平衡饮食,以及减肥药、减肥手术等,还有形形色色的针灸按摩减肥、减肥茶、果蔬汁减肥或其他减肥产品,都很可能会破坏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得不偿失。除非有特别的医疗需求或遵医嘱,否则不建议儿童采用这些减肥方法,青少年采用时也要特别慎重。

3.儿童减肥必须采取坚决措施才能奏效。因为儿童青少年减肥没有简单易行的方法,所以必须从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和增加运动量入手。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减少能量摄入,增加每天运动量,如果不坚决,这些措施就会沦为空话。态度不坚决,不可能减肥。比如改变“致胖”环境。

4.父母长辈要做好模范。如家长本身就是肥胖,是静坐型的,不爱运动,也不爱跟孩子玩耍,带着孩子一起看屏幕;家长经常外出就餐或者订外卖;家庭聚会比较多,经常大吃大喝,烹调偏油腻好吃,过于丰盛;经常用某些食物作为奖励或惩罚孩子。家里人都不重视、不关心身体健康,有病吃药,没病就不理;有些长辈会认为胖是身体结实,是健康的。那这样家庭的孩子是没办法不胖起来。

儿童肥胖营养管理

鉴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以及肥胖治疗的长期性,以低脂肪、适量碳水化合物和高蛋白食物为主。低脂饮食可迫使机体消耗自身的脂肪储备,但也会使蛋白质分解,需同时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鱼肉等。

减少精白米饭、面食等精细食物摄入。这些淀粉类食物的摄入量不控制,孩子也会发胖。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复合碳水化合物的主食,如红薯、玉米、黑米、燕麦等替代精白主食,或者与精白主食混合搭配。

食物的体积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人产生饱腹感,应鼓励多吃体积大而热量低的蔬菜类食品,其纤维还可减少糖类的吸收和胰岛素的分泌,并能阻止胆盐的肠肝循环,促进胆固醇排泄,且有一定的通便作用。

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减肥具有重要作用,如避免晚餐过饱、不吃夜宵、不吃零食、少吃多餐、细嚼慢咽。

适当的运动能促使脂肪分解,减少胰岛素分泌,使脂肪合成减少,蛋白质合成增加,促使肌肉发育。肥胖小儿常因动作笨拙和活动后易累而不愿锻炼,可鼓励和选择患儿喜欢和较易于坚持的运动,如晨间跑步、散步、做操等,每天坚持至少运动30分钟,活动量以运动后轻松愉快、不感到疲劳为原则。运动要循序渐进,不要求之过急。如果运动后疲惫不堪,心慌气促以及食欲大增均提示活动过度。

儿童肥胖危害巨大!让孩子远离肥胖的方法爸妈必看!

来源:人卫健康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曾联合发布《中国儿童肥胖报告》,专家警示,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到年,7岁及以上学龄儿童超重及肥胖儿童检出率将达到百分之二十八,超重肥胖的儿童数将增至近5万人,儿童肥胖成为1世纪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

儿童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儿童肥胖可导致循环、呼吸、消化、内分泌、免疫等多系统的损害。降低儿童生活中活动、学习、交际能力,久而久之导致儿童出现抑郁、自卑,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和生长发育。

小儿肥胖症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过度集聚,体重超过参考值范围的一种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正常小儿体重均值的0%即称为肥胖。

我国部分城市学龄期儿童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已高达10%以上,95%~97%的肥胖患儿为单纯性肥胖。

小儿单纯性肥胖的病因

能量摄入过多 

能量摄入过多是肥胖的主要原因,过去几十年,食物的种类和消费发生巨大变化,快餐、膨化食品、煎炸类食品、烧烤类食品、含糖饮料、零食摄入过多,饮食不均衡,脂肪摄入过多,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导致儿童肥胖。

另外孕母摄入过多,选择性剖宫产兴起,巨大儿出生增加,导致早期超重和肥胖增多。

活动量过少 

电子产品的流行、久坐(玩电脑、游戏机以及看电视等)活动过少和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是引起肥胖症的重要因素,即使摄食不多,也可引起肥胖。肥胖儿童大多不喜爱运动,形成恶性循环。

遗传因素 

与环境因素相比较,遗传因素对肥胖的作用更大。目前研究认为,人类肥胖与多个基因、标志物和染色体区域有关。

肥胖的家族性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双亲均肥胖的后代发生肥胖者高达70%~80%;双亲之一肥胖者,后代肥胖率约为40%~50%;双亲正常的后代发生肥胖者仅10%~14%。

其他 

如进食过快,或饱感中枢和饥饿中枢调节失衡以致多食;精神创伤(如亲人病故或学习成绩低下)以及心理异常;父母大吃大喝的饮食习惯以及“吃得多才能长得壮”、“越胖越健康”的错误观念,均可导致小儿的过食行为。

小儿肥胖的营养治疗

饮食疗法

1.鉴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以及肥胖治疗的长期性,多推荐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和高蛋白食谱。

.低脂饮食可迫使机体消耗自身的脂肪储备,但也会使蛋白质分解,需同时供应优质蛋白质。

3.碳水化合物分解成葡萄糖后会剧烈刺激胰岛素分泌,从而促进脂肪合成,必须适量限制。

4.食物的体积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患儿产生饱腹感,应鼓励多吃体积大而热量低的蔬菜类食品,其纤维还可减少糖类的吸收和胰岛素的分泌,并能阻止胆盐的肠肝循环,促进胆固醇排泄,且有一定的通便作用。

5.萝卜、胡萝卜、青菜、黄瓜、番茄、莴苣、苹果、柑橘、竹笋等均可选择。

6.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减肥具有重要作用,如避免晚餐过饱、不吃夜宵、不吃零食、少吃多餐、细嚼慢咽。

运动疗法

1.适当的运动能促使脂肪分解,减少胰岛素分泌,使脂肪合成减少,蛋白质合成增加,促使肌肉发育。

.肥胖小儿常因动作笨拙和活动后易累而不愿锻炼,可鼓励和选择患儿喜欢和较易于坚持的运动,如晨间跑步、散步、做操等,每天坚持至少运动30分钟,活动量以运动后轻松愉快、不感到疲劳为原则。

3.运动要循序渐进,不要求之过急。

4.如果运动后疲惫不堪,心慌气促以及食欲大增均提示活动过度。

心理护理

鼓励患者参加正常的社交活动,正确认识自身形体的改变,积极参与到饮食管理和运动锻炼中来,重新建立信心,保证身心的健康发展

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营养学》焦广宇,李增宁,陈伟

综合摘自:郴一医营养科,遂谦的营养小屋,人卫健康

版权和免责说明:我们的目的在于分享信息,我们尊重原创的知识产权,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文章源于授权作家或网络素材而无从查证作者,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4小时之内删除。

扫一扫上图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lliuan.com/cjfpz/49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肥胖症的危害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