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往往是因为个体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能量造成的不良结果。当从食品中摄入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量增加,而身体活动不变,就会导致人体能量代谢失衡,能量的积累,从而诱发体重增加。同时,肥胖是一种可防、可控、可治疗的病,通过预防控制对降低超重和肥胖发病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肥胖预防的原则
中国营养学会针对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和基本需求,提出应以能量平衡为基本,体现“吃动平衡”的原则。肥胖的预防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预防为主,从儿童、青年开始,从预防超重着手,并坚持终生;
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和控制肥胖症,积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膳食、增加体力活动、纠正引起过度进食或活动不足的行为和习惯;
鼓励摄入低能量、低脂肪、适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膳食;
控制膳食与增加运动相结合,克服因单纯减少膳食能量可能造成营养缺乏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二者相结合可使基础代谢不致因摄入能量过低而下降,达到更好的减重效果,积极运动可防止体重反弹,还可改善心肺功能,产生全面的健康效益;
应长期坚持减体重计划,速度不宜过快,不可急于求成;
坚持同时防治与肥胖相关的疾病,将控制肥胖作为防治肥胖相关疾病的重要环节;
树立健康体重的观念,防止陷入错误的减肥误区。
?二、预防政策
预防和控制肥胖的策略要做好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应从儿童抓起,尤其要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可分为一般人群的普遍性干预、高危人群的选择性干预等层次。
2.1一般人群的普遍性干预
积极做好宣传教育,使人们更加注意膳食平衡,防止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膳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的比例要合理,增加蔬菜和水果在食物中的比例。在工作和休闲时间,有意识地多进行中、低强度的体力活动。广为传播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和限盐,同时定期监测体重变化,预防体重增长过多、过快。(友情链接: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lliuan.com/cjfpz/4904.html